这个全身酸痛的患者很奇怪,同时有多个病因存在,有没有办法找到证据运用“一元论”解释所有的症状呢?
【一般资料】女性,51岁。
【主诉】因“全身酸痛乏力伴发作性胸闷4天”于2006年3月3日入院。
【现病史】入院前4天,患者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地出现全身软组织疼痛,尤其以颈背部、双上下肢近端为著,按压后明显,伴有阵发性胸闷,但无明显胸痛、无发热,有时头晕和言语不清。
【既往史】自妊娠4、5个月后发现血压髙,产后未恢复正常,最高达180/94mmHg,未曾规律诊治,间断服用复方降压片等,血压一般在150/90mmHg左右。否认糖尿病、高脂血症病史,无周期性乏力或肌病病史。
【查体】血压184/96mmHg,心率75bpm,神志清,言语利。双肺清,未闻及干湿啰音。心界不大,心律齐,心音有力,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。腹未触及异常。双下肢不肿。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无明显异常,软组织压痛。
以下是群内医生们的初步诊断:
“心急损害”
“病毒性心肌炎”
“低钾”
“高血压低血钾”
“嗜铬细胞瘤”
“醛固酮增多症”
检查结果:动态血生化检査结果见下图
blob.png
血儿茶酚胺:肾上腺素、去甲肾上腺素、多巴胺无明显升高。普食卧位血浆肾素活性(PRA)0.02ng/ml·h(正常0.050~0.78ng/ml·h)、醛固酮(ALD)271.5pg/ml(正常48.5~123.5pg/ml)。其他常规检査未见明显异常。
2006年3月8日复査心电图ST-T改变基本恢复正常,u波不明显。胸部正、侧位片和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。肾上腺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示:右肾可见1cm*2cm大小的稍低密度占位性病变,增强后无强化。
追问患者得知近2年来夜尿增多,2~4次/夜。1年来体重下降约10kg。
以下是群内医生们的进一步诊断:
“低钾导致肌肉损害“
“胰腺炎”
“重症肌无力”
“原发性醛固增多症”
顽固性低血钾“
“肾上腺有占位”
“母细胞瘤”
“继发性高血压”
“肾上腺瘤”
“低血钾行横纹肌溶解症,代谢性碱中毒”
【最后诊断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、右肾上腺腺瘤、继发性高血压、低钾血症、代谢性碱中毒、横纹肌溶解综合征。
【治疗】患者入院后继续给予硝普钠静脉泵入(最大100μg/min)和口服、静脉补钾(约6~10g/d),血压难以控制至正常,后加用伲福达20~40mg q8h、倍他乐克25mg q8h、特拉唑嗪2mg ql2h、安体舒通20mg tid、蒙诺20mg bid,患者血压逐渐控制至140/80mmHg,全身酸痛乏力、胸闷很快缓解。
【病例分析】
患者以全身酸痛乏力伴发作性胸闷发病,检査发现血压髙、血钾极低、CK和肌红蛋白明显升髙,CK-MB稍微升髙,而cTnT、cTnI不高,心电图ST-T无动态演变,因此可以除外急性心肌梗死,患者血压髙较难控制,血钾低而无明显入量不足和其他失钾原因,考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,并发低钾肌溶解。经大剂量补钾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后,全身酸痛乏力很快消失,血钾1周内恢复正常水平,而CK也恢复正常,心电图恢复正常,u波不明显。
原醛症病人的ALD/PRA比值通常>20~25。ALD/PRA>50诊断敏感性可达92%,而特异性为100%,如ALD/PRA>2000则高度提示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分泌腺瘤(APA)。
该患者血浆PRA降低、ALD升高(PRA/ALD=13575),同时肾上腺CT发现右肾1cm*2cm大小的稍低密度占位性病变,因此证实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,目前虽然缺乏病理结果,但诊断仍可明确。 原醛症并发肌溶解较为罕见,而血钾低至1.1mmol/L更属罕见。严重的低血钾症可以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。有研究发现低钾后造成肌细胞代谢障碍,导致大量自由脂肪酸在肌细胞内堆积,高浓度的自由脂肪酸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或破坏,细胞内的CK释放入血,而使血清CK增高。因此测定血清CK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肌纤维受损程度。
本例患者起病时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和乏力,CK异常增高,心电图ST-T变化,需要临床医生注意与多发性肌炎、急性心肌炎及急性心肌梗死鉴别。
版权声明:本文
转自:医客。
尊重知识与劳动,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。本文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,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.
妍妍 于 2016年05月30日 17时35分 评论说
期待更多大作
回复   
妍妍 于 2016年05月30日 17时27分 评论说
好评
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