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
欢迎来到众意好医师,请|免费注册
 

过敏性休克

2016-06-06   |  发布人 : 叶医生   |  评论数:1   |  浏览数:1871           (0)

初次皮试阴性,次日再用青霉素发生过敏性休克

【一般资料】患者,女,22岁,咽痛伴发热来诊。

【主诉】自述2 d前咽痛、发热,无鼻塞流涕和腹痛症状。查体:T 39.8℃,P 104次/min,R 24次/min,BP 100/70 mmHg,

【诊断】初诊为上呼吸道感染。

【治疗】经皮试阴性后,给予青霉素800万U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,次日因症状未见好转而再次来诊。查血常规示WBC 7.4×109/L,N 0.76;胸片两肺纹理增强,似有斑片状阴影;T 39.6℃,P 104次/min,R 24次/min,BP 98/68 mmHg,继续给予同一批号青霉素800万U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。静脉滴注后约10 min,患者突然出现胸闷、气短、面红耳赤、四肢冰冷,脉搏细弱,约120次/min,血压降到75/52 mmHg,考虑为青霉素所致的迟发过敏性休克。立即停药,吸氧,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.5 mg,静脉滴注地塞米松、维生素C等液体,约15 min后症状逐渐缓解。

【案例分析】

过敏性休克是典型的Ⅰ型变态反应,由IgE所介导,发生在已致敏的患者再次暴露于同一异种抗原或半抗原时,通过免疫机制,可于短期内发生剧烈的全身过敏反应。

【疾病特点】

①通常情况下过敏性休克常突然发生且很剧烈,需要及时处理,否则可危及生命;
  
②理论上任何药物都可以导致过敏反应,包括抗过敏性休克药物;
  
③由于过敏性休克涉及多数组织和器官,严重者可造成呼吸道阻塞或血管扩张、血压下降而致命;
  
④其临床表现与程度,依据机体反应性、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有很大差别;
  
⑤由于处于过敏性休克时,患者的过敏阈值甚低,可能使一些原来不过敏的药物转为过敏原,故治疗本症时用药切忌过多、过滥。
  
【本案例的启示】
  
本例患者为青霉素过敏,实际上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多呈闪电样发作。文献报道50%出现于给药后5 min内发作,10%出现于30 min内发作,该患者却在第2天静脉滴注时出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,相对少见。
  
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青霉素过敏主要是其所含杂质所致,在药物保存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导致过敏的物质,首次青霉素输注不发生过敏,可能第2次输注出现过敏反应,尤其是针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等需每日持续输注大剂量青霉素的患者,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增加,更应引起关注。
  
另外,虽然该患者自述既往无青霉素过敏史,前后2次使用的青霉素均为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产品,但还是发生过敏,为了查明过敏反应的原因,应对溶解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质量复测,若各项指标均合格,提示药物使用过程中,要关注生产厂家、批号、溶媒,甚至环境温度等相关因素。有研究表明,随环境温度的升高,过敏的发生也随之增多。
  
提醒临床医务人员在使用青霉素时,除进行皮试外,还应重视其迟发的过敏性休克。对皮试阴性者,用药过程中也不能掉以轻心,注射后还得要求患者留在注射室观察一段时间,以防意外。

版权声明:本文 转自:网络。 尊重知识与劳动,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。本文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,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.

我要评论  (请 登录 后再评论)
 

赵砚春  于 2016年06月16日 00时28分 评论说

学习了
回复    
 
当前第 1 页  第一页 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页
科室

内科病例

外科病例

妇产科病例

儿科病例

五官科病例

其他科室病例

相关病例

上呼吸道感染

2025-03-30  韦小宝   上呼吸道感染   急性扁桃体炎   急性支气管炎  

乳蛾病

2025-03-18  林一   乳蛾病   湿浊内蕴证   邪在少阳证(可选词:热在少阳证)  

睾丸疼痛

2025-03-17  u159919   睾丸疼痛   泌尿道感染?  

肺脾肾虚,水湿内停。

2025-03-12  向金昌中医内科诊所   肺脾肾虚   水湿内停  

呃逆病

2025-03-12  向金昌中医内科诊所   呃逆病   肝气郁结,胃气上逆。  

郁证

2025-03-11  李爱国   郁证   肝郁脾虚证  

月经不调

2025-03-11  李爱国   月经不调   肝肾亏虚证  

心悸

2025-03-11  李爱国   心悸   肝郁脾虚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