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:“恰同学少年”
1:雾锁童年
童年是如何度过的,特别是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,尽管再努力也记不起来,只知道人虽然不坏,但学习成绩并不好,在‘横栏小学’和‘三村分校’读过几年书,记不清什么原因又回到村里的小学。
2:天生破坏王的蜕变
他,自小好动却怕做家务,饭后,你别叫他收拾,每次洗碗,必把碗打碎打破,越小心,越紧张,硬是把碗打破,于是,家人就给了他一个外号:“缸瓦”,含意是把碗、碟打破。因学习成绩不好,又不愿意做家务,他的父亲对他的要求开始严厉起来,而他,怕做错事受罚,总想着不顶用的法子应对。有一次饭后,他随手拿起一本小人书,呆呆的望着,为什么不是看?他根本就看不懂,很多字也不认识,反正是低头望着,希望以此行为逃避收拾碗筷。这一次,家人吃完饭后,他的父亲没叫他收拾打扫,嗯?什么回事?下一顿饭后,他又拿起一本小人书望着,饭后,父亲同样没叫他收拾打扫,啊?这一招有用?他心里美滋滋的,只要拿着书,不管看不看,看懂没看懂,装模作样,父亲都不会叫他做家务。一些日子后,他想,书在手里,为什么不尝试认真看一看?不认识的字标记好,去问父亲,让他知道自己可能在学习,这法子管用。一天,父亲若有所思地对他说:“只要你好好学习,所有家务农事都不用你做”。天!这么好的差事!从此以后,他,只要在家里就书不离手,认真的看着学习着;成绩也就慢慢地好起来了,也就从那个时候起,如果不是他主动做家务农事,父亲和家人从来不会叫他做,而他的性格从好动慢慢地变为内向......。
3:复式班
他回到村里读小学,同一个教室里,有四、五年级约三十个学生。老师上课是先后跟四、或五年级的学生分别讲课,没轮到上课的,先做作业或预习。因为村子小,学生人数不多,也不方便到别的学校读书,只能这样了。
4:小荷初露尖尖角
一到四年级时,忘记了不知道是如何过来的,现在插班读五年级,他看到好几个同学写的字是跟着老师学的,非常好看,他就试着学习,谁知有一天,有同学拿着他的作业本跟他说:“不要脸,跟屁虫”。晕!他并没因当头一棒而放弃学习,反而加倍努力着:作业本的字随便写,回到家里自己另外练习。因为不用做家务,在家时间特别丰富,所以,练习的时间就多了;你们说他跟风,那他在老师的基础上改动改动,不断反复练习后,可以出来见人了。在六年级的一次作文里,大胆地用了有自己风格的钢笔字,惊呆了老师和同学们之余,从此,可以名正言顺地写自己的字了,字写得好,成绩也不错,人也乖巧;他在优秀学生行列起跑线上迈开了第一步。
小年六年级期末,新来了一个班主任,陈林有,后来的横栏镇党委书记,村里唯一几个到外面读中学的人,兴奋!自豪!通过接受这个人的教育,说不定将来成不了大器也有作为。
.